近年来国学热兴起,笔者作为古典文学的爱好者,以为这是好事情,可是当看到在许多地方的旅游景点、文化墙张挂或者彩绘《二十四孝图》的时候,当看到许多所谓国学经典被当做教材和课外书籍,为儿童讲授的时候,心里感觉到不是滋味。国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的优秀因素,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也有许多糟粕,甚至是毒品在其中,如果我们不加分辨,向还没有分辨能力的学生宣扬这些糟粕,贩卖这些毒品,这无异于对孩子是一种戕害。因此,作为家长,在选择古典文化的书籍时,一定要让他们远离这些充斥着陈腐气息的精神鸦片。
在许多人眼里,提倡孝道,无论如何,都是一个好事情,殊不知其中的许多背离人性,戕害生命的荒唐毒素,如果不加分辨地向孩子们灌输,无异于向他们喂食毒品。我们知道国学经典“二十四孝孝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,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,编成《二十四孝》,序而诗之,用训童蒙,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。以后,又有人刊行《二十四孝图诗》、《女二十四孝图》等,流传甚广。在传统的木雕、砖雕和刺绣上,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。郭巨,晋代隆虑(今河南林县)人,一说河内温县(今河南温县西南)人,原本家道殷实。父亲死后,他把家产分作两份,给了两个弟弟,自己独取母亲供养,对母极孝。后家境逐渐贫困,妻子生一男孩,郭巨担心,养这个孩子,必然影响供养母亲,遂和妻子商议:"儿子可以再有,母亲死了不能复活,不如埋掉儿子,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。"当他们挖坑时,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,上书"天赐郭巨,官不得取,民不得夺"。夫妻得到黄金,回家孝敬母亲,并得以兼养孩子。郭巨埋儿也就是故事埋儿奉母。讲述了晋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活埋亲儿、巧得黄金的故事。其本质是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、扼杀人的自然欲求。如果故事是真实的,郭巨未免过于残忍;如果故事是虚构的,是对于人性的误导。
郭巨埋儿原来是一个带有悲喜剧性质的童话故事!其所传播的,无非是“孝心能得好报”这样的理念。其实灌输这一理念的神话,在“二十四孝”中还有一些。比如春秋剡子的“鹿乳奉亲”、东汉董永的“卖身葬父”、东汉姜诗的“涌泉跃鲤”、三国孟宗的“哭竹生笋”等,无不是说孝行能感天动地,神人共赞。这样的孝德神话,与孟姜女哭倒长城一样,可视为一种感人的艺术夸张,如若真将其当成现实生活,那就像把魔术当成特异功能一样,必然十分纠结。
鲁迅先生在《二十四孝图》一文中谈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写道:"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,待到掘出黄金一釜,这才觉得轻松。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,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。"辛辣地讽刺了这个故事宣扬的愚忠愚孝与对待儿童的残忍。在有皇帝的时代,王朝政府都希望臣民忠孝两全,而孝子又是忠臣的基础,所以,孝就变成了绝对化的孝道。不是奉养父母,给他们养老送终,而是非得变出许多新花样来,才算是孝。二十四孝问世后的所谓孝子,每每要割股疗亲,父母病了,做儿子媳妇的,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,熬成汤给他们吃。而跟孝道有关的烈妇和节妇,更是可怕。丈夫死了,最好是殉节,其次是守节,哪怕从18岁守到80岁,也必须守。这样的孝子节妇,才是历代表彰的典型,留下来的牌坊,大多是纪念这些古代英模的。翻开明清时代的地方志书,其中必定有许多所谓烈女节妇的记载,构成中国文化最耻辱的一部分。不仅如此,明清时代的法律,明确规定,父母对于子女,有绝对的支配权,可以买卖,如果父母认为儿子不孝,可以到官府告儿子忤逆,只要这样的告诉发生,儿子不管是否真的忤逆不孝,都死定了。甚至,如果父亲在追打儿子的过程中绊了一个跟头跌死了,那么儿子也要判死刑。反过来,即使父亲无缘无故杀了儿子,也可以免死。不消说,孝道被法律和政治强调到这个地步,原本基于人类一般情感的孝,就已经变味了,变成了残忍和虚伪,一种不人道的社会道德。而二十四孝图,恰是这种社会道德的图解化的展示,而且从古至今,都是专门针对儿童的展示,显然,在今天,这样的展示,不仅不可能真的教会儿童孝顺,而且会有很大的副作用。
其实,早在古代,就有许多人指出了这种非人性的荒唐行为。刘宋时期,有个叫郭世通的人仰慕郭巨,效仿其行为,埋儿奉母,宋文帝将其树立为感动南朝人物。唐代的韩愈就指出,这种人不腰斩就走狗屎运了,还表彰,不腰斩於市而已幸,况复旌其门!明代有个叫江伯儿的人,为了祈求母亲痊愈,把三岁儿子杀了还愿。朱元璋得知后勃然大怒,怒骂一番然后“杖百谪戍海南”。礼部专门下了文件,其中提到“愚昧之徒,一时激发,及务为诡异之行,以惊俗骇世,希求旌表,规避徭役。割股不已,至于割肝。割肝不已,至于杀子。违道伤生,莫此为甚。”时代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了,仍然兜售这种散发着腐臭味的文化毒品,其荒谬是显而易见的。
除了二十四孝,还一些所谓的经典中所宣扬的观点实在仍然匪夷所思,在《增广贤文》描述的世界里,人是虚伪的,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,嫌贫爱富,趋炎附势,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。书中还说:易涨易退山溪水,易反易复小心、山中有直树,世上无直人、谁人背后无人说,哪个人前不说人、人情似纸张张薄、人生似鸟同林宿,大限来时各自飞,人们既然不能真诚相待,那么他们追求的必然是真情以外的东西,这就是金钱:贫居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、有钱道真语,无钱语不真。不信但看筵中酒,杯杯先劝有钱人。使作者发出感慨:画虎画皮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、相识满天下,知心能几人、茫茫四海人无数,哪个男儿是丈夫。其实,书中并不是片面地反对金钱,它是深知金钱的重要的:马行无力皆因瘦,人不风流只为贫、人贫志短,马瘦毛长、有钱堪出众,无衣懒出门。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,怎样才能富有呢?这种恶劣的世俗现象,本来是一种病态,需要通过法治来规范人性之恶,但是有些观点直接就是叫人作恶:人善被人欺,马善被人骑。人无横财不富,马无夜草不肥。
由此可见,对古代的国学经典,一定要提供健康的符合人性,符合时代需要的作品,让孩子们远离那些有毒的作品。